(通讯员 程晓琴)4月3日上午8点30分,新利体育第11期求实导师学术沙龙在农科大楼3071会议室顺利举行。本次活动围绕“植物害虫多元化的防控策略”为主题开展了学术交流,现场学术气氛浓烈。
在学术报告环节,张建民教授系统阐述了蚜虫与植物互作的分子机制研究,重点讲解了抗蚜基因的发掘与应用策略,为抗蚜植物育种提供了重要理论支撑。

王福莲教授讲解了一化性柑橘大蝇害虫对柑橘果实的危害特性,其研究团队基于多年田间调查数据,揭示了该害虫成虫的发生动态规律,并据此研发了田间精准定位诱杀技术体系,为柑橘大实蝇的科学防控提供了关键技术支撑。
王香萍教授系统阐释了营养供给对害虫种群动态的调控机制,指出关键营养因子通过促进害虫生长速率、提高繁殖效率及增强环境适应性,最终诱发种群爆发,该研究为解析害虫成灾的生态驱动因素提供了新的理论视角。
董小林副教授团队发现昆虫化学感受蛋白(CSPs)通过"诱导-契合"机制特异性识别气味分子,并鉴定出关键功能氨基酸,该研究为开发靶向CSPs的害虫行为调控剂奠定了理论基础。
王在凌副教授系统阐述了福寿螺的入侵生物学特性及其生态危害机制,基于荆州地区多年监测数据,揭示了该入侵物种的种群扩张规律,并据此研发了基于生态位调控的田间诱捕技术体系。

程晓琴副教授系统阐述了纳米载体增强核酸农药dsRNA递送效率的分子机制,并验证了该技术在刺吸式害虫防治应用的普适性。这项研究不仅建立了纳米材料-农业应用的理论桥梁,更展现了跨学科融合的创新价值。
本次学术沙龙通过主题报告与研讨交流相结合形式,系统展示了昆虫研究团队在植物害虫防控领域的创新成果。与会师生围绕学科前沿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不仅拓宽了学术视野,更促进了科研经验与教学理念的深度融合,对推动教研协同发展具有重要价值。
(审核 苏奇 编辑 王研)